首页 > 领导讲话

毕节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萍在在毕节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12-13 00:04:00  来源: 毕节市妇女联合会  

立足新起点 创造新业绩

团结带领全市妇女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

新毕节而努力奋斗

  ——在毕节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2月13日)

  陈 萍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市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工作回顾

  1949年12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毕节地方委员会成立,并于1950年设立毕节专区。随着专区党、政组织的建立 ,1950年,贵州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毕节专区分会正式成立,1957年,更名为贵州省妇女联合会毕节专区办事处,1966年,毕节专区办事处遭文革破坏停止工作,1975年,成立贵州省毕节地区妇女联合会,2011年毕节撤地建市,成立毕节市妇女联合会,毕节妇女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试验区成立的24年,是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毕节妇女事业发展历史最好的时期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妇联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团结奋进,建功立业,在毕节的发展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一)强化领导,不断优化妇女事业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把妇联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为妇联组织按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开展工作搭建平台。各部门大力支持妇女事业、社会各方面扶持妇女事业发展的资源更加丰富,“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妇联协调、各方参与”的妇女事业发展社会化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

  加强制度建设。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中共毕节地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决定》(毕地党发[2007]25号)、《中共毕节地委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共毕节地委组织部、毕节地区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毕委办字[2008]59号)》、《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毕节市妇女发展规划和毕节市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毕府通[2012]17号)等文件,把妇女发展和实施妇女规划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妇女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证了妇女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加大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力度,妇女干部比例大幅度上升。市、县级换届结束后,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实现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目前,全市共有副县级及以上女干部216名,其中:副厅级领导职务干部6名,正县级干部42名(其中正县级领导职务干部25名、正县级非领导职务干部17名),副县级干部168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务干部148名、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干部20名),有40名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大批妇女干部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配强配齐市妇联领导班子,先后几任班子成员都得到重用,近年来市妇联机关有2名科级干部提拔到副处级领导岗位,今年还增加了市妇联领导班子职数,批准成立毕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落实了编制和人员。

  (二)围绕中心,积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

  广大妇女大力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积极投身到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同时,也促进了全市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妇女以满腔热情和创业干劲,发挥半边天作用,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农村妇女立足农业,主动学习,创业创效比发展;城镇妇女立足岗位,敬业奋斗,创新创造比贡献;大批进城务工妇女诚实劳动,参与城市建设显作为;在企业,大批懂经营、善管理、讲诚信的创业女性和女企业家脱颖而出;在科、教、文、卫、体等各条战线,大批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职业女性努力工作;在解放军、武警部队及政法战线,大批忠于职守、不辱使命、保国维稳的优秀女性无私奉献;在机关,大批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女干部心系群众、为民服务。五年来,全市获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市级以上表彰先进集体43个、先进工作者45名、女能手147名,获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市级以上表彰巾帼文明岗83个、先进工作者12名、巾帼建功标兵79名。涌现出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 91名、“三八红旗标兵”12名、“三八红旗集体”64个,“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喻朝芬等优秀女性成为激励全国妇女的楷模。

  推动全市和谐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广大妇女大力弘扬和谐文化精神,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积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参与全民健身、节能减排、整脏治乱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扶贫助困,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在抗雪凝灾害和抗旱救灾、抗震救灾中,妇女群众凝心聚力抗击灾害,创造性地组建女子抗旱小分队,开展“情系妇女养殖,抗旱救灾送盐”行动,解决受灾群众困难。2008年,原地区妇联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先进妇联组织”称号。

  (三)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妇女工作内容。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按照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三服务”宗旨,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以“面·手·心” 活动为抓手,切实组织、引导、服务妇女,努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实现城乡妇女工作统筹发展有了新突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各级妇联将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服务民生的第一大项目,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2010年以来,全市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01550万元,获贷户数20971户,辐射带动6万余名妇女创业就业,贷款发放数额名列全省第一。同时,依托“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的力量,创建一批“巾帼示范村”和一批以妇女为主的经济合作组织,培养5000余名新型农村妇女骨干(女经纪人),培训100余万人(次)农村妇女。还通过举办“乡村女大厨烹饪大赛”等,帮助农村妇女通过乡村旅游业增加收入。从2008年开始,我市组队参加了省妇联举办的五届“乡村女大厨烹饪大赛”,前三届皆获一等奖,第四、五届获二等奖。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有了新举措。五年来,全市妇联系统接到来电、来信、来访2556件,处理2556件,处理率为100%。五年来,市县(区)妇联先后开展了“关注服务妇女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温暖你我她、维权服务进万家”等为主题的“三八”维权周活动,发放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3.6万余份,接受咨询约1.2万人(次)。发挥维护全市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12338妇女维权热线电话、“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维权阵地的作用,畅通妇女儿童诉求渠道和维权渠道。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开展禁毒、反拐、预防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和两癌筛查等工作。2010年,原地区妇联荣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新作为。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努力营造有利于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每年都以不同的主题举办丰富多采的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围绕妇女发展,成功举办毕节地区首届妇女发展论坛。2009年,成功举办 “爱祖国、唱家乡”试验区各族各界妇女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咏大赛。2010年,成功举办庆“三八”100周年 “道坤铁业杯”广播体操大赛。2011年,举办以“巾帼展情怀、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庆“三·八”迎建党90华诞歌咏大赛。今年3月,举办“庆三八·贺新春”妇女健身秧歌展示大赛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妇女共谱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11月6日,为喜迎十八大召开,举办“争创五好家庭共建和谐毕节家庭才艺电视展示活动”。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载体。市妇联紧紧围绕全市“五园新村”建设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妇女迎新春·美化、亮化、净化生态文明家园”、“妇女姐妹齐上阵·生态家园显身手”等专项行动,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各级妇女工作者联合农业科技人员、法律工作者深入边远贫困村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到田间地头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向基层妇女开展法律宣传和维权服务,切实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致富能力、维护合法权益,密切了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的联系。发挥新闻媒体和市妇联网站等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各级妇联工作开展情况和各行各业优秀妇女典型,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有了新成效。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577万余元,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实施公益项目,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一是实施“春蕾计划”项目,共争取资金1108.11万元,资助10237名贫困女童和贫困女高中生完成小学和高中学业;二是实施六期“母亲水窖”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647.74万元,解决12个乡镇24665人11342头(匹)牲畜饮水困难;三是实施“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争取到“母亲健康快车”11辆,组织宣传咨询447次,接受咨询19.9万人(次),义诊22.2万人(次),其中妇女10.7万人(次),接受妇科病检查2.2万人,发放宣传资料57.4万份(册),培训村级医务人员及农村妇女1.9万人,免费接送病人501次,免费发放价值44.7万元的药品,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四是实施“三八”示范绿色工程项目,在七星关区朱昌镇王家冲村种植1万余株优质梨树苗,为该村妇女致富创造了条件;五是实施妇幼保健项目,争取到宋庆龄基金会援助我市800万元医疗设备,有力促进全市妇幼保健医疗设施水平的提升;六是实施9.88万元的“惠民亲情聊天室”项目,为留守儿童架起沟通亲情的桥梁;七是实施“恒爱行动”,筹集12万元资金为孤残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送衣送物。

  促进家庭教育工作有了新进展。深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实践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亲子观、育人观。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开展家庭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市建有家长学校1630所,每年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座100多次,参听家长10万人次,家长家庭教育知晓率达78%。毕节市实验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七星关区四小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并在该校开展“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课题研究。在全市家长学校中开展了“奉献您的爱心、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动员全市家长学校老师和妇联干部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留守儿童结对子,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

  加强妇联自身建设有了新发展。各级妇联以实施“强基固本”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健全组织网络。全市县、乡、村和符合条件的市、县直机关单位均已建立健全了妇女组织。目前,全市有9个县(区)妇联、250个乡(镇、办事处)妇联、3605个村妇代会、143个社区(居委会)妇联(妇代会),443个市、县(区)直单位妇委会(女工委),建非公有制企业妇女组织87个。各级妇联抓住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这一重要契机,加强妇女之家建设,按照全国妇联、省妇联的要求,依托村级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统一建设“妇女之家”,全市村、社区“妇女之家”基本实现全覆盖。结合“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帮县、联乡、驻村”等活动,选派干部到杨家湾镇、放珠镇开展集团帮扶、党建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工作重心下移,真正做到服务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

  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是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竭诚服务妇女儿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动员组织妇女在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是妇女事业的第一要务;四是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的妇女工作格局是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五是提高妇女素质是妇联组织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各位代表、妇女姐妹们,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人大、政协的重视关怀,省妇联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毕节四百多万妇女的积极参与。在此,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一直关心重视我市妇女事业发展进步的各级领导、各市州妇联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毕节妇女工作做出贡献的历届妇联班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市各族各界妇女姐妹、广大妇女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有待拓展;二是妇女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三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四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工作作出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妇女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开启全省科学发展新征程的战略任务。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大胆先行先试、奋力强行起飞、提速后发赶超、加快在西部超常规崛起”的目标定位,确立了“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旅游兴市、生态立市”的战略重点,我们迎来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新机遇,进入快速崛起、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为毕节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今后五年毕节妇女事业发展的目标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妇女发展环境更为优化,妇女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经济、政治、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妇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要重点从七个方面取得成效:

  ——妇女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整体素质提升迈上新台阶;

  ——妇女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状况有新改善;

  ——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参与经济发展,经济地位得到新提升;

  ——妇女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政议政比例达到新水平;

  ——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水平有新提高;

  ——妇女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制建设实现新发展;

  ——妇女生活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的可持续状况呈现新面貌。

  实现未来五年我市妇女发展的目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妇女工作的领导,需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和保障,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也需要全市各族各界妇女认清使命、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贡献。

  广大妇女要坚定信念、奋发有为,为推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再立新功。要坚持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涵养品格、提升素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投身“十二五”建设,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中大显身手。

  广大妇女要传承美德、弘扬新风,为巩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踊跃参与和谐创建及社会志愿活动,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发挥在家庭教育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向上的家风,推动形成人人相互关爱、家家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有序表达利益诉求,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广大妇女要勤奋学习、勇于进取,做“四有”“四自”时代新女性。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学习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成才,努力掌握适应时代新要求的过硬本领,不断提高适应能力、自立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大力弘扬“四自”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女性,勤于实践、勇于进取,锤炼意志、矢志拼搏,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范创先进、争优秀、作表率,在为祖国和人民真情奉献中增长才干,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尽情展现人生价值,在无悔的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努力开创毕节妇联工作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时期,妇联组织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新时期的妇联工作要按照“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开放创新、有所作为”的原则,坚持以思路创新推动工作创新,以方法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围绕一个目标——建成“坚强阵地”、“温暖之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立足三个领域——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先进文化建设;实施四大行动——“百万巾帼助和谐行动”、“百万妇女创新业行动”、“百亿贷款助发展行动”、“百万妇女促维稳行动”。通过搭建平台、组织活动、善抓典型、提高地位、强基固本,充分履行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

  (一)强化思想引领,积极促进毕节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实施“百万巾帼助和谐行动”。把握不同妇女群体的思想状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妇女,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妇女,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妇女。发挥毕节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构筑试验区精神高地,着力打造“奢香夫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倡导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廉洁守家,建立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人际关系,推进家庭和谐,促进社区和谐、村寨和谐,服务于社会和谐。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创建一批有队伍、有场所、有活动、有管理、有特色的巾帼志愿者行动示范阵地和服务站点,建立家庭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广泛动员妇女和家庭开展传播文明、保护环境、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宣传载体,深入挖掘树立各行各业的优秀妇女典型,发挥先进妇女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借助各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的宣传优势,发挥好妇联宣传阵地的作用,在宣传、联系和服务妇女中凝聚共识、树立正气、弘扬新风。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参与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进一步实施“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的平台,实施“母亲教育工程”,传播科学家教知识,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凝聚妇女力量,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一是强推“百万妇女创新业行动”。引导广大妇女充分认识投身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完成市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围绕“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旅游兴市、生态立市”战略,着力实施“巾帼创业指导计划”,组织妇女创业之星进高校、进社区、进村镇巡讲,激励进城务工妇女、女大学生等更多的女性走创业发展之路;着力实施“黔灵女家政创业计划”,开展家政培训;着力实施“乡村女大厨小康计划”,助推农村妇女在乡村旅游大市场创业发展;着力实施“农村妇女收入倍增计划”,通过抓资金扶持、教育培训、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等工作,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通过实施四项计划,形成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百亿贷款助发展行动”。充分利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全国妇联四部委关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的优惠政策,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协调相关工作部门的支持配合,大力做好对妇女群众的宣传发动,帮助广大妇女通过小额贷款政策获得资金支持,走上创业发展道路。在获贷妇女中,实施“小老板巾帼创富计划”,帮助她们选准项目、争取政策,开展跟踪服务,培养一批活跃市场、具有发展能力的小企业女老板。

  三是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动员广大农村妇女进一步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争当科技致富带头人,创建“巾帼示范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开展“巾帼建功”先进评选,激励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加强对女性高层人才的联系和服务,大力宣传优秀女性人才的事迹和贡献,为更多的女性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加强女企业家协会建设,为女企业家发展提供服务,发挥女企业家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是努力提升妇女素质和能力。开展针对妇女的“大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发动广大妇女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培训中更好地把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提升身心健康素质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建好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农村妇女培训站(点)等阵地,充分整合资源,大力开展有针对性、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妇女教育培训,帮助广大妇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大力实施“百万妇女促维稳行动”。发挥妇联工作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对妇女群众解其难、维其权、顺其气、聚其力,做好新时期妇女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坚持源头维权,关注并及时跟进与妇女儿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出台,通过议案、提案、调研报告、信息报送等形式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妇女儿童的特殊利益诉求。积极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关注困境中的妇女和儿童,对农村贫困妇女、进城务工妇女、下岗失业妇女、病残妇女、留守妇女儿童、流浪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提供结对帮扶、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让她们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妇联组织的关怀温暖。落实好各个社会公益项目,把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母亲水窖”、“春蕾计划”、“母亲健康快车”、“恒爱行动”等公益品牌不断发扬光大,并针对妇女的需求实施更多的社会公益项目,使广大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四)发挥妇儿工委的组织平台作用,积极推动两个规划实施。

  市政府已经颁布《毕节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毕节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妇联作为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承担着促进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关指标的完成和做好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的双重职责。在按照工作职责完成成员单位任务的同时,还要履行好妇儿工委办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两个规划实施的任务。推动规划的实施要以深化目标考评为抓手切实推进职责任务的落实;要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要以广泛宣传规划为平台营造妇女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以加大培训力度为手段提升实施规划的能力。各级妇联要善于借势、借力、借智,充分利用妇儿工委办设在妇联的有利条件,发挥好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推动政府将妇女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发展,推动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任务,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格局,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规划的实施,促进妇女事业发展。

  (五)大胆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妇联组织服务能力。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妇女的方式方法,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发展型妇联组织,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是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要着力发展妇女事业社会支持网络,依靠党委政府领导,加强与大众传媒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深入挖掘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妇女工作。着力凝聚各界妇女力量,充分发挥各类妇女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妇女的分类服务。对女领导干部政治上关心,促她们眼界更宽、胸襟更广、能力更强;对女企业家发展上助力,助她们思路更清、实力更强、爱心更浓;对女科技人员成才上支持,助她们成果更丰、地位更高、作用更大;对农村妇女发展上解难,促她们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生活更富。着力加强妇女事业信息化建设,适应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妇女网站等网络阵地建设,发挥网络方便快捷、互动直观、丰富多样的优势创新妇女工作。

  二是健全组织、强基固本。坚持“党建带妇建”,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延伸妇女工作手臂,拓展妇女工作渠道,探索在工业区、企业周边、大型集贸市场、流动人口集中区等妇女群众聚居地区,灵活多样地设置妇女组织,进一步完善妇联的组织体系。按照“四抓”、“六进家” 的要求,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宣传教育、维权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妇女之家”建设,确保“有阵地做事”。积极争取支持,努力实现各级财政按妇女人均1元钱配备妇联工作经费,确保“有钱办事”。建立各级妇联常委、执委工作制和妇女代表联系制,发挥妇联常委、执委和妇女代表在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为妇女排忧解难等方面的作用,扩大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大力支持发展各类妇女社团,充分发挥女职工委员会、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等团体会员的作用,最大范围地团结凝聚妇女。

  三是建强队伍、改进作风。要建设一支具有开阔视野和开放思维、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政策水平和理论功底的妇联干部队伍。要充分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弘扬“四自”精神的典范,振奋精神、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永饱激情、无私奉献,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努力,加强社会协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在工作中增比进位,在业绩中体现价值,在奉献中感受幸福。加强能力素质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学习、提高和砥砺品格,更重要的是向妇女群众学,不断增长才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推动配强村、社区妇联干部,为她们提高能力创造条件。大力推动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积极争取政府为社区妇联购买公益岗位。建立兼职妇联干部队伍,确保“有人干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培养、推荐、输送女干部的基地作用,配合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加强对妇女干部的交流培养选拔力度,加强对各级妇联干部的协管,为妇联干部挂职锻炼、交流轮岗创造条件。抓好作风建设,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在“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帮县、联乡、驻村”等活动中,立足基层实际,围绕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深化“面·手·心”活动,始终与妇女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廉洁自律的模范,确保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姐妹们,毕节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毕节妇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毕节妇女事业从此迈向了新的旅程,也标志着毕节妇女工作将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回首过去,我们无愧于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带着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光辉业绩,带着全市妇女运动的新成就和妇女工作的新成绩,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凝聚全市妇女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毕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毕节而努力奋斗,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道路上共同谱写毕节试验区妇女事业更加绚丽的篇章!

  《工作报告》有关术语及名词解释

  1、“双学双比”: 1989年,全国妇联联合农业部、林业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12个部委(后增加为14个部委),在全国农村妇女中开展的“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活动。

  2、“巾帼建功”: 1991年,全国妇联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劳动部等12个部委,在全国城镇发起“巾帼建功”活动,号召广大城镇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

  3、“面、手、心”活动:贵州省妇联2007年创新的妇女工作机制,是指面对面宣传科学发展、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心贴心维护妇女权益。

  4、“春蕾计划”: 是一项旨在帮助因生活贫困而辍学或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学校教育的爱心工程。

  5、“母亲水窖”: 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01年开始实施的慈善项目,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

  6、“恒爱行动”: 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协同实施,旨在救助和关爱孤残儿童的公益项目。

  7、“母亲健康快车”:由全国妇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共同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承办的一项大型公益项目。项目以流动医疗车为载体,本着“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识、送健康服务”的宗旨,保障母子平安和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8、“妇女之家”建设“四抓”、“六进家”:是贵州省“妇女之家”建设工作经验。“四抓”指抓示范带动、抓规管理、抓典型宣传、抓调研指导,“六进家”指学习进家、致富进家、维权进家、关爱进家、美德进家、娱乐进家。